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02期
丝路文化研究

甘肃红色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与路径探究

王飞;张雯;

甘肃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甘肃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征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备革命性、政治性、民族性、人民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觉醒,对新时代从推动共同富裕、增进政治认同、提升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在此进程中,应巩固经济政治基础,构筑精神文化家园,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明确的价值引领。

2025 年 02 期 No.399 ;
[下载次数: 20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杜甫秦州诗题咏的丝绸之路风物及其跨文化交流

刘雁翔;杨耀斌;

杜甫秦州诗中题咏的丝绸之路风物,体现出秦州在唐代丝绸之路交通中的特殊地位,凸显唐朝与西域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关系。西域物产不断在丝绸之路沿线流通,异域胡人在秦州安居,西域物种在此生长,胡舞胡乐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秦州诗中所反映的胡人群体,既有土著,亦有外来客居者,是唐代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胡汉交融杂处的真实写照,注解杜诗时不能将其臆断为吐蕃入侵或动荡的前兆。

2025 年 02 期 No.399 ;
[下载次数: 4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魏晋博物观念与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兼论魏晋文学中的殊方异物书写

白玉婕;

魏晋时期,博物观念兴盛,博物与文学的关系也尤为密切,其根本原因在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以来,大量的殊方异物沿着这条交通要道传入中原,对中原人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俗、文学创作、思想观念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沿线遗址发现了大量魏晋时期的殊方异物实物和图像,充分展现了魏晋人与异域的贸易往来,以及对周边未知世界的丰富想象。魏晋文人在诗、赋、志怪小说、异物志、史传等文体中大量书写了殊方异物,也进一步丰富、强化了博物观念。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追求成为博学多识的博物君子,他们积极接纳新事物、吸收新思想,逐渐形成了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精神传统。

2025 年 02 期 No.399 ;
[下载次数: 3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设计平权以来丝绸之路艺术创作中的国家形象探析

包文瑞;

在探讨丝绸之路艺术创作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与发展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自设计平权理念提出以来,这一概念已成为丝绸之路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要素。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双重影响下,丝路艺术创作中的国家形象展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包括更广泛的创作主题、参与者群体以及更多元化的传播途径。这些新特征不仅丰富了国家形象的内涵,而且在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了国家形象向更加多元、多维和立体化方向发展。

2025 年 02 期 No.399 ; 2022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跨越时空的媒介重构’丝路文化基因传播研究”(2022J037); 2024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传统民居楹联匾额中家训思想在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传承路径研究”(24JZ021)
[下载次数: 5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简牍研究

悬泉汉简中的传食用语

袁雅洁;陈亦晨;

秦汉时期,官方为解决出差人员的食宿问题设定了传食制度,出行人常常需要持传传食。悬泉汉简有不少与传食相关的传,且以公务用传为主。其中出现的传食用语有“当舍传舍”和“县次续食”两种,二者的使用人群不同。“当舍传舍”是简中最常见的传食用语,多使用在出差官吏的公务用传里。“县次续食”的出现频率相对较少,多是给官方服务的普通人使用,如罢归军人、请诏的译者等。

2025 年 02 期 No.399 ; 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项目“悬泉汉简通关类文书与基层治理研究”(23XJC77004); 2023年甘肃省哲学社科一般项目“西北汉简所见敦煌史料编年研究”(2023YB107); 2024年甘肃省青年博士基金“《玉门关汉简》文本整理与研究”(2024QB—018); 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悬泉汉简(贰)》分类与校注”(2022YB062)
[下载次数: 2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1
2024 04 03 02 01
2023 04 03 02 01
2022 04 03 02 01
2021 04 03 02 01
2020 04 03 02 01
2019 04 03 02 01
2018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8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7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6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5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4 S2 S1 12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3 S2 S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2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1 S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0 S1 06 05 04 03 02 01
1999 S1 06 05 04 03 02 01
1998 06 05 04 03 02 01
1997 06 05 04 03 02 01
1996 06 05 04 03 02 01
1995 06 05 04 03 02 01
1994 06 05 04 03 02 01
1993 06 05 04 03 02 01
1992 00

红色文献资料综述

赵莉;

红色文献资料主要指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起至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之前,由中国共产党机关或各根据地所出版、发行、制作的各种文献资料,因其史料性较强被人们誉为"现代文物"。本文对红军长征时期及陕甘宁边区时期的红色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

2009 年 18 期 No. ;
[下载次数: 868 ] [被引频次: 97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近30年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述评

陆芸;

"海上丝绸之路"一词是舶来品,它最早由外国学者开始使用,我国老一辈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采用的是"中西交通史"、"南洋交通史"、"海交史"等称呼。20世纪80年代,国内有学者开始使用"海上丝绸之路",但此词的普及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项目》后。本文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北海、广州、漳州、泉州、福州、扬州、宁波、蓬莱八个城市为中心,对近30年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作了梳理。

2013 年 02 期 No.243 ;
[下载次数: 4,431 ] [被引频次: 60 ] [阅读次数: 1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甘肃河西水陆画简介——兼谈水陆法会的起源和发展

谢生保

甘肃河西古浪、山丹、民乐、武威四个县市博物馆中藏有名明、清两代水陆画486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简单介绍了水陆法会的起源和发展,水陆画与水陆法会的关系,水陆画的内容,甘肃河西水陆画的收藏、来源、研究价值。

2004 年 S1 期 ;
[下载次数: 476 ] [被引频次: 43 ] [阅读次数: 2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七佛、七佛窟与七佛信仰

魏文斌

七佛、七佛窟与七佛信仰魏文斌十六国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尤其是石窟造像中有一种十分流行的题材———七佛。七佛造像源于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曾皈依佛教,极力弘扬佛教,使之成为世界性宗教。他在位期间(前271—前235年),颁布了许多石刻佛教...

1997 年 03 期 ;
[下载次数: 501 ] [被引频次: 39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敦煌陷蕃年代研究综述

金滢坤

敦煌陷蕃年代研究综述金滢坤关于吐蕃攻陷沙州(敦煌)的时间问题,不仅在敦煌学、藏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丝路文化和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长期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但由于直接资料较少,大部分学者都是根据间接资料和其他有关文献进行研究的...

1997 年 01 期 ;
[下载次数: 271 ] [被引频次: 34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近30年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述评

陆芸;

"海上丝绸之路"一词是舶来品,它最早由外国学者开始使用,我国老一辈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采用的是"中西交通史"、"南洋交通史"、"海交史"等称呼。20世纪80年代,国内有学者开始使用"海上丝绸之路",但此词的普及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项目》后。本文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北海、广州、漳州、泉州、福州、扬州、宁波、蓬莱八个城市为中心,对近30年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作了梳理。

2013 年 02 期 No.243 ;
[下载次数: 4,431 ] [被引频次: 60 ] [阅读次数: 1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女性悲剧命运的透视——张爱玲《半生缘》解读

魏亚莉;

《半生缘》中,张爱玲以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塑造了顾曼桢、顾曼璐这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书中对她们生存困境的书写不仅展现了女性的生存悲剧,更实现了对人性的超越。在书中,张爱玲对女性悲剧命运的书写涵盖了三个层面,即社会时代层面、文化层面和生命本体层面。

2012 年 02 期 No.219 ;
[下载次数: 2,792 ] [被引频次: 2 ] [阅读次数: 1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

黄晓宏;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一度繁荣,国家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指南针的发明、中国瓷业中心的南移、瓷器烧造技术的进步、中国瓷器价廉物美、广泛的实用性和较高的艺术欣赏性等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海上陶瓷贸易以两条路线为支撑,以众多贸易港口为依托,陶器贸易遍及亚、非、欧、美、澳等各大洲。这一时期输出的种类繁多的瓷器,对内刺激了各地瓷窑的发展,对外间接或直接传播了陶瓷烧造技术,也改善和丰富了所达之地人们的物质生活,影响了其生活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

2010 年 14 期 No.183 ;
[下载次数: 1,513 ] [被引频次: 11 ] [阅读次数: 1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浅析大瘟疫对社会的影响——以中世纪西欧黑死病为例

高培源;

瘟疫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时至今日,人类仍然未能彻底遏制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发生于14世纪的黑死病是一场人类历史上及其致命的瘟疫,它在整个欧洲广泛传播,并影响到了当时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有消极点,亦有积极点。本文意图浅析这一重大事件,以期通过历史角度为当今社会应对疫情及预测提供部分参考。

2021 年 01 期 No.382 ;
[下载次数: 1,471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简论唐代丝绸之路的前后期变化

袁黎明;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一直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唐代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但其具体路线在不同时期又有很大变化。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唐前、中、后三个阶段对丝绸之路的路线进行了分述。

2009 年 06 期 No.15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城乡市场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环境基础”前期成果,项目批准号:07JJD770108
[下载次数: 1,442 ] [被引频次: 21 ] [阅读次数: 3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公告栏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3,121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